作为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最后一个必走程序,欧盟日前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听证会。由国内鞋企代表、律师、轻工商会负责人组成的9人代表团,已参加完听证会并于日前回到国内。
据介绍,听证会于当地时间12月22日下午3时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共有5位欧盟官员参加,其中有2 位分别负责反倾销调查中的倾销和产业损害的。由于此次听证会主要是针对产业损害的,中国轻工商会会长霍晓虹、温州东艺与另一家合资鞋企代表以及律师分别进行抗辩发言,欧盟官员则以“倾听”为主。
在听证会现场,温州东艺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荣在欧盟官员面前慷慨陈词了15分钟,为中国鞋辩解。他抗辩说,中国皮鞋跟欧盟制鞋相关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在上下游产业链中。中国有句俗话叫“打一个哭哄一个笑”,而欧盟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措施却是打了三个哭哄不来一个笑。在欧盟内部,首先受到损害的是鞋材鞋机商,中国每年有30%的鞋材鞋料鞋机是从欧盟进口的,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势必影响这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一哭。其次,欧盟有一大批批零商是做中国鞋生意的,欧盟若堵中国鞋,欧盟市场就缺乏这一品种,势必影响批零商的利益,这是二哭。第三,欧盟的一批工薪阶层消费者有需求也有权利购买中低档的中国鞋,而反倾销措施正是间接打击了他们,这是三哭。即便如此,欧盟制鞋商也笑不好。因为在欧盟平均一个制鞋厂才20多个工人,研发成本巨大,发挥不了中低档产品的优势,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欧盟鞋业与中国鞋业其实有很大的互补性,不存在竞争关系,更谈不上产业损害了。
据了解,今年11月底之前,欧盟就已经完成了对我国13家皮鞋企业反倾销实地抽样核查。根据有关部门预计,按照欧盟有关法律,反倾销调查立案后最迟不超过9个月要进行初裁,因此在明年4月份之前,欧盟将对中国鞋作出反倾销的初裁,而此前也不排除采取临时反倾销税的可能。而从实地核查的13家鞋企看,欧盟做出了不给予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裁定。因此,此次听证会上中国鞋企的表现,将对欧盟是否征收反倾销税或给予多少税率产生影响。
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说,此次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调查和之前的纺织品问题是不一样的。因为纺织品是世界贸易组织谈的项目,制鞋不属于这个范围;纺织品牵涉到特保的问题,鞋利用的是反倾销,两者贸易摩擦的方式不一样。
卫亚菲说,反倾销是一把利剑,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合理处理手段。如果是特保,双方还有谈的机会,还有可能进行政府间的协调。但对华鞋类的反倾销,政府的干预程度就非常低,中国要应对反倾销调查,从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来看,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还要看本次听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欧盟是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的一大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欧盟对我国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将对我国鞋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没有正面应诉且对欧盟市场依赖度很高的企业,将可能被堵在欧盟市场之外。因此,制鞋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欧盟的动向,并及早做好应对措施。
抓住有利因素
据外电报道,欧委会拟于2006年1月中旬决定对自中国进口鞋征收最高达30%的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的举动,欧洲鞋零售商、进口商和部分生产商对此均表示反对。
由于鞋的采购期长达6至8个月,贸易商和进口商很难及时调整采购方向。欧洲鞋进口商和零售商协会(Fai r)委托Prognose调查公司进行的研究表明,欧盟对中国鞋采取反倾销措施将使鞋价上涨3%,欧洲范围内约1万人的就业将会受到威胁。德国零售商受打击最大,将有2500人因此失业。
此外,欧盟的反倾销措施还将导致企业破产及停业。
欧洲最大鞋零售商Deichmann集团总裁Deichmann表示,反倾销措施将使鞋价上涨,并将导致贸易领域大批人员失业。Deichmann等欧洲大鞋商主要自己控制在亚洲的生产和采购。他们将德国及欧洲市场需求总量一半以上的鞋放到中国和越南生产,认为中国鞋的性价比最佳,如开发新的市场不仅需要两年的时间,成本也将增加。
日前,中国皮革协会也透露,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锐步(Reebok)等世界鞋业巨头已联合向欧盟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呼吁免对中国鞋类产品出口进行限制,并反对对中国鞋产品进行任何反倾销惩罚。
欧盟今年6月30日和7月7日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5255万美元、皮鞋涉案金额6.7亿美元,是近10年来欧盟对华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目前,欧盟已结束对中国17家鞋企的实地抽查、核查,正进入听证程序。一旦欧盟对中国鞋作出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率的决定,将波及我国上千家制鞋企业。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90%以上的运动鞋出口欧盟市场,该公司业务经理沈杰称,目前正焦急等待欧盟公布结果。有消息称,未参加反倾销应诉的中国鞋企将被征收高达78%的税率,公司作为应诉企业有可能被征13%或18%的平均税率。耐克运动鞋上游企业东莞黄江南宝鞋材厂总经理助理黄进铿则表示,一旦欧盟做出反倾销裁定,温州和福建等地鞋企总体上所受影响将会比广东鞋企大,因广东大部分鞋企和世界知名鞋业巨头有合作,采取贴牌形式生产,且在出口价格上偏高。耐克等鞋业巨头因中欧贸易摩擦、中国鞋出口形势不明朗,已有意识在越南、印尼、印度等国增加生产线,明年在这些国家的产量将进一步加大。该公司作为其生产链中的一环,也已在越南和印尼设厂,分散风险。
据悉,耐克、阿迪达斯等鞋业巨头之所以强烈反对对中国鞋企进行制裁,主要就是因为其运动鞋约有50%在中国生产,它们害怕利益随之受损。耐克公司政府事务董事表示,对鞋采取反倾销行动的经济影响会大于纺织品,欧盟运动鞋制造业在20年前就将生产转移到亚洲,不管欧盟采取什么行动,运动鞋的就业岗位也不会再回来了。
目前欧洲运动产品联合会已要求欧盟将运动鞋排除在外,并警告说如运动鞋不排除在外,消费者将支付高昂代价,并且有65万人的就业岗位受到威胁。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认为,此举对中国鞋企在听证会上赢得胜利有利。
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果征收反倾销税,将对我国鞋类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卫亚菲告诉记者。
卫亚菲认为,中国目前参与应诉的企业只有不到10%,其他没有应诉的企业将来可能面临一个非常高的惩罚性关税。从目前来看,已经被核查的十几家企业都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这对中国鞋业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如果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就不容易得到比较公平的税率待遇。所以将来应诉的企业税率比我们预想的要高,毕竟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鞋只占到整个出口的13%。据了解,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国和鞋类出口国,欧盟是中国第二大鞋制品市场,占总出口量的14.6%。根据海关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10月,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鞋类产品数量出现大幅度增长。20 04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鞋类产品为8.1亿双,出口金额21.8亿美元。2005年1-10月达到8.05亿双,增长 19.2%,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金额为26亿美元,增长47.8%,已超过去年全年的金额。
“欧盟一旦对中国鞋类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就不是应对不应对的问题,而是自己调整不调整的问题。此次反倾销促使中国企业重新洗牌。”卫亚菲表示。
她认为,虽然中国现在应诉的鞋类企业比例不是很大,但同其他产业相比,应诉率很高。所涉及的金额也比纺织品大,有6亿多元。
她认为,中国制鞋企业一方面可以给一些税率比较低的企业做加工,一方面要调整市场的走向。另外有些企业可能会放弃。因为在这场反倾销调查当中也不可避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要退出来。此次反倾销的一个结果是促使中国企业重新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