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风”下的产业调整
近年来,一股“休闲风”席卷了整个服装业,而且势头不减。如今除了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下,穿衬衣打领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人们的着装观念更趋向于休闲化。
对于长期以生产正装衬衣为主的普宁而言,“休闲风”的盛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休闲风”加速了普宁衬衣业的洗牌。“近年来普宁衬衣企业的总体数量其实在减少,很多小的衬衣企业都转型做T恤了,衬衣的生产加工业务向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企业集中。这其实是一种产业洗牌的表现,而产业洗牌与当前流行的‘休闲风’有着很大的关系。”李义江如此谈到休闲风潮对普宁衬衣的影响。
“休闲风”对普宁衬衣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整体市场需求的萎缩。因为随着“休闲风”盛行,正装的市场空间不断缩小,而长久以来普宁生产的主要是正装衬衣,其市场空间自然也随之变小。市场需求变小,企业间的竞争就会加剧,而一些小企业由于竞争力有限,其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它们或被淘汰或转做其他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普宁的很多衬衣企业转向了T恤生产,而且现在普宁的T恤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有人甚至认为普宁T恤的影响将有可能超过衬衣。
当然,普宁衬衣业的洗牌不仅是“休闲风”一个因素造成的,其他一些因素也促使着洗牌的到来。比如,产业的成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普宁衬衣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其价格、利润都趋于明朗化,小企业从中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竞争的加剧———竞争不只来自内部,还来自外部,如浙江义乌等地的衬衣已经对普宁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以前那边的衬衣主要做外贸,而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现在也开始进军国内市场,那里的衬衣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生产成本提高———目前煤、油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都在上涨,尤其是员工工资的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经历“洗牌”后,普宁衬衣企业数量有所减少,大量小企业被淘汰或转型,优势企业的实力逐渐加强,产业格局趋于稳定,整体定位也变得更加清晰,即整体定位于中高档衬衣的生产加工。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