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的前哨品种。经过连续一年多设限与反设限交锋,在最新达成的短期协议下,最近两个月中国对美国袜子出口激增。
记者从拱北海关获悉,2005年11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织物制袜子2.4亿双,比上年同期增长 2.7倍,比2005年6~10月美国封关期间月平均出口量增长11倍。分析人士指出,2005年11月1日,中美就袜类产品达成设限两个月的短期协议,对2005年11月至12月我国输美国袜类产品增加了1000万打的配额。
2004年10月29日,美国正式对自中国进口的棉制、毛制、化纤制的短袜等8类袜子产品实行特别限制措施,设限期限为1年。2005年5月12日,我国对美国出口袜子限额提前用完,美国海关对我国实行特别限制措施的8类袜子封关。
美方对我8类袜子封关期间,国内袜企情急之下,四处开拓市场,以减少损失。2005年6~10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的袜子为9870万双,月均出口为1974万双,占同期我国月均出口袜子总量的比例为3.4%。
但在增加短期配额后,输美袜子低层次价格战并没有结束的迹象。海关统计表明,2005年11月份我国对美出口袜子平均价格为0.36美元/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
有专家指出,中国袜子不应该再集中在低价市场,而应该着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注重品牌营销和个性化,争取将有限的配额获取更好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