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直通车   首页 - 新闻  - 商机 - 流行  - 市场 - 品牌  - 展会 - 生产 - 商标  - 人才 - 模特  - 广告
服装网http://www.ccaf.com.cn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纺织品新配额时期龙头集团借跨国合作去OEM
2006年01月11日   来源: 服装网  

  虽然我国和欧盟、美国达成了纺织品贸易协定,但是由纺织品出口配额“僧多粥少”的状况,所引发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商之间激烈的竞争,使得国内的纺织巨头们开始痛定思痛,决意走上调整转型之路。记者从业内获悉,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展开和国际高档纺织品品牌之间的大规模战略合作,从而彻底摆脱贸易受限的困扰。

  摆脱OEM方式

  据龙头集团高层透露:“未来我们希望进行的国际合作将是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在五个领域里面开展国际战略合作,即品牌、设计和技术、资金、营销,以及出口等领域。目前我们已经和欧美一些高级品牌展开洽谈,如果一旦达成协议,未来我们的产品出口将不再是OEM方式,而是输出自己的自主品牌,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如此,国产的纺织服饰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将会有明显地提高。”

  据透露,由于我国内地的市场消费需求巨大,海外的高档品牌也很愿意和内地的巨头企业展开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很多外资品牌想进入中国市场进行内销,但是他们对于内地市场消费习性不熟悉,因此中外同行有了合作开发市场的基础。未来,中国纺织企业可以帮助外资品牌进行中国市场的拓展,同时外资品牌将帮助中国品牌走向欧美等海外市场。”

  生产基地转移

  除了和跨国企业战略合作以外,记者了解到很多中小型纺织出口公司选择了规避,进行生产基地的战略转移,成本低廉的东南亚海外市场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据业内透露,某内地的针织品生产企业刚刚在柬埔寨投资300多万美元开办了一家工厂,雇佣当地工人,以继续向美国市场供货。为阿迪达斯公司等知名品牌生产服装的内地厂商们,也计划将一部分工厂迁到东南亚地区。

  打造自主品牌

  “这种转变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对此沪上纺织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事实上,为发达国家‘打工’引发的摩擦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也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跨越的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打造自主品牌方面,我们更是处于学习阶段,建立一个品牌必备的管理和文化等,均需要花费时间学习。本地企业和外资高端品牌的战略合作,则可以缩短学习的时间,真正地提升。”

  ■专家观点

  三大利好力推纺织企业提升

  本报讯(记者王原)2006年伊始,我国纺织工业行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对外指出,至2020年我国有望从一个纺织大国,转变成为一个纺织强国,目前看来有三大利好因素在推动我国纺织企业不断提升。此前,有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国内服装企业大大小小共有几万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企业仅有48家。

  他认为,首先是我国的巨大内需,是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其次,全球化趋势对我国纺织企业明显有利。他分析说:“从国内来看,取消配额以后,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自营出口大幅度增长,2005年1-10月,民营企业出口增长64%。”

  此外,宏观政策是纺织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好条件,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前提。
 

 
  打印   编辑信箱
 
>> 相关新闻
 
时尚图库
 
 
Google提供的广告
 企业招聘
服装人才网http://www.51haojob.com

 

旗下站点:服装网  服装人才网  纺织人才网
网站简介 站点导航 本站服务 您的建议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客户留言
全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单位 中国服装行业互联网服务单位
Copyright @ 2002-2009 Ccaf.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