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我国茧丝绸行业史上的最大工程――“东桑西移”悄然启动,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平添了一抹亮色。
近几年,我国中西部地区蚕桑业发展势头强劲。如广西蚕茧产量已由2001年的52万担猛增到2005年的243万担,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5.7%锐升至21%,地区间的梯度转移已具良好基础。“东桑西移”引导茧丝绸业原料生产基地从土地资源紧缺的我国东部向地域广阔、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桑养蚕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以优化蚕桑业区域布局,实现中国丝绸品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
按照规划,未来5年,将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200多个技术先进、网络健全、万亩以上的生态蚕茧基地,发展50个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初级茧丝绸加工企业,并扶持30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培育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丝绸知名品牌。据预测,“十一五”末“东桑西移”将新增200万亩桑园和200万担以上桑茧产量,形成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力发展的茧丝绸优势产业带。届时,我国茧产量可达87万吨,占世界总量75%左右,比目前提高2—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