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毒鞋事件'之后,福建鞋企开始全面消'毒'。
以生产名牌'沃特'(VOIT)系列鞋产品出口东欧、东南亚、澳洲、美洲等3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莆田华丰鞋业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蔡金东经理告诉记者,'毒鞋事件'风波出现后,发达国家技术壁垒越筑越高。针对此状况,公司采取四个步骤把住采购关,即对皮革材料、纺织材料及金属附件中镍含量,仿革材料中禁用偶氮染料和致敏染料,皮革材料中的六价铬、五氯苯酚和塑料材料、仿革材料中的镉、铝和砷进行认真检测。从产品采用上游鞋用化学品源头做起,那怕是非常细小的鞋用金属装饰品也不放过检测。同时,企业从提高制鞋的技术含量,创立自有知识产权的鞋类品牌上苦练内功,提高档次,走名牌的道路。
郭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技术部一位工程师说,现在公司对出口产品所有的材料、胶水等均按出口地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要求采购和制作,所有的皮革、鞋带等零配件除由提供的厂方出具相关环保证明外,公司还重新检测,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公司注重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利用设在泉州、莆田的国家鞋类检测中心就输意鞋安全卫生方面还下达了专项的检测要求,防范于未然,服务于企业;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做好与相关部门、生产企业及外贸公司的沟通工作;建议出口鞋企要注意合约要求,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避免盲目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