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论焦点
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什么颜色将成为奥运服装的主色?奥运服装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应包含哪些中国元素?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各方争论。
争论焦点1
旗袍、唐装、中山装、西服,哪个更适合中国代表队?
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长衫,印度有纱丽……当这些服装作为一国之服,展示着一个国家的魅力时,中国究竟该以怎样的着装形象示人呢?以前穿长袍、马褂的就是中国人,而后是中山装,现在大家都穿西装了,中国人着装的民族特色反而没了。
那么究竟什么服装才能准确概括中国风格呢?专家众说不一。
正装不等于西装——恒源祥副总经理陈忠伟
“许多人认为正装就是西装,但我们觉得西装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中国服装的历史很悠久,又是世界上服装制造大国,没有自己的国服是很尴尬的事情。国服应该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表现载体。”
依然拥戴西装——部份非专业人士
西装作为正装在国际上流行已久,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是国际惯例。
推崇唐装——中国唐装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忠祥
“中国服饰离不开中国文化的传达。我们中华民族被世界认同的节日盛装应是唐装,这不是传统工艺面料上的唐装,而是经过科技创新、人文创新、色彩创新的唐装。”
不能拷贝传统服饰——中国著名设计师崔游
“我们不能吃老祖宗留下的老本。运动员很阳光,有朝气,他们既是中国的运动员,又要融入世界大舞台。我觉得在设计上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把中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通过巧妙设计,不留痕迹地展现出来。”
北京服装学院奥运部教授袁仄
“这套服装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特点,又一定要有现代、时尚、运动员朝气蓬勃的特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拿老祖宗做过的服装交这个答卷。”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