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纺织业趋于平稳的增长,我们对其投资应趋于冷静、理性,”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认为,“2007年纺织行业的投资,我们要谨慎。”
2006年,对我国纺织行业而言是快速增长年,全行业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等各项指标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化纤产品产销两旺。据了解,2006年我县纺织行业投资也创新高,总投资额达到56.18亿元,同比增长33.3%。
分析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走势时,张莉指出,快速增长逐渐向平稳增长回归。2007年国内外形势有利于纺织行业的持续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影响经济运行的制约因素。张莉分析认为,从发展周期看,波浪式运行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十五”期间是纺织行业最快发展时期,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的涨幅均超过20%。“这是在国际经济行业发展中,少有的快速增长。”张莉说。从投资看,投资作为先行指标已出现回落趋势,“十五”期间,投资大大高于出口、消费增长,从贸易环境看,纺织行业面临着诸多新挑战。贸易摩擦多样化,国际产业转移,给竞争对手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印度纺织业迅速成长;发达国家仍利用品牌、设计、研发、营销网络等优势,控制着产业链的高端。“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中外商占31%。与此同时,生产要素及环境约束在进一步加剧,棉花形势不容乐观,供需缺口加大;化纤行业成本呈现大幅攀升趋势;劳动成本上升,用工危机使得行业竞争优势减弱;土地对数量型增长形成制约,江浙一带尤为突出;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重抓工程。此外,政策调整的影响在所难免,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进一步减弱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下调出口退税率带来的影响将在今年凸显,今年我国对外贸易的“重头戏”——“减顺差”必定影响纺织品出口。
此外,张莉强调指出,今后纺织行业的投资发展方向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模式转变,依靠原料劳动成本优势的数量型投资增长逐步向质量效益型投资增长转变,如创建自主品牌等。
|